為何叫荷官?掌控大家荷包 台稱發牌員

【本篇轉錄文章如有不妥之處,敬請來信或留言告知,我會盡速改善。】

資料來源  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1110/2/2gmed.html

聯合新聞網   2010/11/10 09:25 香港特派員李春/香港報導

荷官一詞,發源於民清時期的香港,以後澳門賭場沿用下來,泛指賭場一線職員,掌握賭台

運作,就是台灣所說的發牌員。

香港人講的廣東話,稱錢包為荷包。而香港人口中叫的官,不是當官的官,而是法官,到今

天,姓王的法官,香港人還叫「王官」。兩者相加,荷官之意,就是賭場中掌握大家錢包,

控制著輸贏的那位。

自澳門有賭場以來,賭場中一線職員,特別是掌握著賭台運作的,英文叫dealer,中文叫荷官。

香港禁賭,所以沒有荷官,澳門全城皆賭,四十多萬人口,有三萬多名荷官。由於賭場太多,

需求量大,澳門的荷官都是簡單培訓,立即上場工作。

以澳門來說,荷官屬高收入一族,每月約有台幣五萬八千至七萬元間。荷官也是工作壓力最大

的一群,幾乎每個荷官頭頂,都有一個電眼在監視其工作,有的賭場還有便衣巡邏。

因為種種原因,澳門賭場荷官不時傳出事,有人是偷上萬港幣一個的籌碼,有人是勾結職業賭

客「出千」(即使詐),還有人提供賭場機密。

上周末,澳門就有一男一女自殺,他們正是偷錢的荷官,被抓到候審中,可能是怕難耐鐵窗歲

月而自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iken08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